大部分英国网友都在抱怨目前的教育方式。 苏格兰的Goodoldunclealbert夸赞教育部有了好主意:让所有的学校都真正教点东西吧,而不是纵容那些小……囡囡。 英国网友Sapper764则愤愤不平:在我们老一辈那会儿,中国人比我们落后3年吧。40年来,“教育帮”那伙人拿起大锤把教学方法和课程砸烂,令我们落后于世界。 住在加拿大的Dorothy说:我生于英格兰,现在65岁了,我还能记得乘法表,甚至倒背。我看着人们用起计算机,但还能比他们先给出答案。我自己的孙子连乘法表都不知道,因为他们没有接受我们那样的教育。 英国devon郡的网友al虽然未必完全明白现在教育部对具体方法的解释,认为“这基本上是50年代教数学的方法”,但确实也怀念过去:“我小时候就很有效,我也很喜欢。” Anon说:“我的女儿在当老师,她的方法在我看来都是错的。让孩子主导活动,教学以孩子为中心等等。教室里到处都是桌子,而不是排整齐,让孩子看着老师。这样做的理由之一是,让孩子自己选择方法,可以学得更好。他们认为,因为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,所以这是最好的办法。让他们刷刷iPad,而不是鼓励读书和从事需要注意力的活动。” 当然,网友留言中也有反对改革的。 英国格洛塞斯特的Hrumph是名数学教师,他曾在英国教了十多年,又到上海授课,自称很有资格对这一问题发表意见。 他认为,上海学生总体上确实比英国领先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更好的数学家。学生对为什么那样做的认识是有限的,只知道正确地重复机械的方法。他们对统计学和几何的理解比英国学生差很多,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弱。 但在Basingstoke的网友ronnie03反击说:“在那些‘时髦货’打算搞乱教育前,这样的方法我们用了很多很多年。聪明的数学家和科学家,包括发展早期电子学和计算机系统的人,不都是从这样的基础教育中起步的吗?……我希望那些多疑的教师现在能把头低下来。社交媒体上充斥着‘倒退’的哀叹,我们可不想这样结束。好不好只有试了才知道。” 南安普顿的alnero2补了一刀:“问题在于,这样教育小孩是很艰辛的。不再有人喜欢艰辛的工作了,特别当你是教师工会的一员时。” Camion则嘲讽:“什么时候教师工会开始抗议?” 就在今年7月5日,教师工会刚举行了一次罢工。组织者声称,政府的教育预算不能满足学校成本的增加,同时对教师工资和工作负担水平也表示不满 教育界人士也有支持改革的。贝德福特郡的willow取得了高级助教(HLTA)资质,这是2003年英国新设立的岗位。 他说:“我们就是这样教育小孩的。当我儿子的学校说,不相信能教小孩背乘法表时,我就自己教他们。现在两个人的数学都很棒,但根本不是因为他们的小学‘老师’,还好他们在高中遇到了一些真正的老师……我从不后悔教孩子们‘死记硬背’。” 英国怀特岛的Vectis为老师开脱了一把,直接炮轰教育部过去的政策:“实际上,一年前调整国家课程时,这些变化就已经开始了……在此之前,不允许老师们让学生背诵,学生也只能混日子。如果某所学校教授乘法表,让孩子一遍遍重复,教育标准局还会记下差评。公平地说,这不是老师的错,是教育部让他们这么干的。” 伦敦的Gary附议:“教育标准局的那帮人就是笑话。如果他们干得好,为什么大部分公立学校不再受富人们青睐?只有语言学校好点。” 身在德国的网友Isabella_Jackman则贡献了本地经验:在德国他们也是这样教数学的,不断练习,直到完美掌握。 有些网友质疑,这样做是否会让某些差生拖了全班的进度?Chorley的Deep under duvet就说,他孩子的班级就因此拉下了进度,许多家长开始请私教。 究竟是拉下了进度,还是让大部分学生都得到了适当的教育?身为老师的来自Stockport的blondie77解释说:“我在课堂上用现有的方法教了很多年,但他们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,只有非常聪明的学生才能跟得上。”“人们该有些常识:熟能生巧。” 歪楼是全世界流行的毛病,在讨论完数学教育,以及回忆完“大英帝国”数学教育过去的辉煌后,有些网友开始怀念与中国人打交道的美好往事。 伦敦网友DammItJim的女儿仍在读书,学校里来了群中国北京的交流生,他们的英语说得和母语一样毫无瑕疵,他们很有礼貌,很有教养,是很棒的小“大使”。 目前地点标注在香港的uk xpat说:我在中国教了20年书,说起在那里的体验,“愉悦”一词根本无法形容。 各种教学方法孰优孰劣的争论,恐怕还会在中英两地反复上演,不管课堂实践的效果如何,无论英国的PISA成绩是否回升,总会有人认定“填鸭”“应试”,按自己的想法贴标签。 可以肯定的是,在英国推进“改革”的过程中,不可避免地包含着“开放”,在培训、交流等活动中,中英师生将获得更多增进了解的机会,让小“大使”们走上更大的舞台。
请支持独立网站,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:http://www.guancha.cn/Education/2016_07_17_367762_3.shtml
|